
▲人職匹配模型
上圖很好的表達了【個人】與【職位】的關系。小A同學具有安全工程師的知識能力,符合公司關于這個崗位的要求;公司提供回饋——薪資報酬及學習成長的機會,滿足小A職場初期的需求。這就是一個交換。
可是過了一段時間,小A同學開始覺得薪資低了,明示暗示了幾次,領導也沒有調薪的意思。小A開始隱隱的郁悶了。問題出在哪里了?
因為公司的回饋是基于個體貢獻的價值,如果沒能晉升或有更大的擔當,估計調薪較難。那么當下小A應該怎么辦呢?
建議:做為一家主打信息安全服務的央企,公司架構完整,崗位齊備,同時也有一些內部招聘的機會。這時小A 不妨可以了解一下公司內部同系列較高的技術崗位,看看這些崗位對知識、技能、能力的要求是什么樣的?思考一下自己目前的的能力水平到什么程度?差距在哪里?(當然也可以借助招聘網站了解)
與其單方面的煩惱薪資的問題,不如從煩惱中抽離出來思考職場的本質——價值交換,如何讓自己先升值(價值),再升職(加薪)?
2、【思考2:漸進理想——當下環境中我有什么學習提升機會?】
運維工程師的工作瑣碎,起初還有一些新鮮感,時間久了難免覺得單調,小A同學漸漸地開始覺得工作中缺少學習成長的機會,另外工作中有些項目推進不順,職責不清,也讓人好生煩惱。
做為一枚準備走專業路線愛學習的好孩紙,不進步怎么行?拋開小情緒,讓我們看看手頭的工作中真的沒有學習的機會了嗎?
1.跟進的項目,雖然繁瑣,但是換個角度,可以當做鍛煉溝通協調能力的好機會,再深入一些,能提升項目管理的能力。(get:溝通協調能力、項目管理)
2.工作中需要寫技術方案和運維報告,還可以鍛煉寫方案的能力啊。(get方案能力、結構思考能力)
3.運維工程師可以接解到許多主流安全廠商,了解主流安全設備的配置策略與應用案例,這也是一個學習渠道。(get:產品知識、人脈資源)
4.公司內部的牛人大咖,都是非常棒的學習或者鏈接資源的途徑。
5.另外身處央企,雖然不如民企靈活,但也具有一些獨特優勢:可以接觸一些格局高的項目有助開闊視野;還可以做好準備參評職稱,為自己今后職業發展打好基礎。
工作中真正可以遷移的,正是這些技能、綜合能力和磨練出來的才干,這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。
探討如何在現有工作中學習和實現理想,或者如何一邊保持工作,一邊學習,保持現實,漸進理想。
3、【思考3:構建通用能力——主動尋找公司內部機會】
經過上面的分析、實踐與磨練后,小A同學已經構建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能力體系,這個時候又該如何提升自己呢?
可以思考:
1.經過歷練后的能力和才干可以衍生出的職位機會有哪些呢?安全工程師、售前工程師、項目經理等等,這樣職業視野是不是開闊很多?
2.首先積極探討公司內有沒有轉崗實現更大價值的機會?實在不行,先看外部世界有沒有更好的機會?
工作中,不要遇到問題就想“逃”,就想辭職,辭職從來都不是一上來就考慮的優先選擇。
有人離開是要逃,有人離開是要追,看上去都是收拾東西走人,其實這兩者非常不一樣。人們以為逃離會解決問題,難道新地方就沒有問題嗎?暫時沒有顯現而已。

關鍵是自己要有定見,有清晰的思考,有規劃的能力。
所以那些覺得不爽要走,學不到東西要走,沒有上升空間要走的寶寶們,下次想辭職前記得先問自己這個問題:你是在追,還是在逃?
